绵阳装修网

400-680-0011816

装饰公司

  • 装饰公司
  • 家居建材
  • 设计师
  • 工长工人
  • 效果图
  • 搜文章
  • 搜产品
  • 搜视频
如何挑选装修公司,大数据来帮你!

看绵阳市农村综改区 土坯房变小洋房村民过上好日子

来自:my.zhuangyi.com日期:2016-04-05 12:09:27
据绵阳装修网小编了解:绵阳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、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自2015年2月成立以来经过持续发展走上了一条致富路,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发展,幸福画卷次第展开。如今“农业工厂”开在家门口,村民幸福生活开启,土坯房变“小洋房”村民成了“上班族”。

  据绵阳装修网小编了解绵阳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、绵阳市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(以下简称“综改区”)覆盖三台县南部16个乡镇533平方公里45万群众,分为核心区、辐射区和带动区。综改区自2015年2月成立以来,以“连片脱贫攻坚、农村综合改革、基层党建创新”为主题,以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,以“产业脱贫、产村相融、深化改革”为抓手,立足挖掘利用现有资源,加快发展精品林果业、食草型生态畜牧业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,致力于建成“农业产业特色鲜明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、人居环境整洁优美、机制体制健全”的试验区。

  如今,一年过去了,综改区有何变化?绵阳装修网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探访。

  致富路托起产业梦

  行驶在4.5米宽的柏油路上,随处可见村民在田间忙碌的身影。在环绕景福镇、双乐乡等核心区域,总长10.2公里的柏油路串起了状元碑村、王家堰村、宋观庙村、双拱桥村、鲜家嘴村等村,这条2015年11月底竣工的环线为综改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
  “没有路,投资者不来。”双乐乡党委副书记刘海说,要致富,先修路。贯穿综改区的直线、环线两条公路给了投资者很大的信心。站在环线公路上,刘海告诉绵阳装修网记者,“路右边将打造成200公顷甜橙基地,路左边将发展水产养殖,这将成为本地两大致富主导产业。”

  放眼望去,综改区成片的农田水利沟渠如“盘丝网”般镶嵌在田间地头。双乐乡宋观庙村、王家堰村、双拱桥村等片区迎来了甜橙产业园,景福镇鲜家嘴村5、6、7、15社和紫河镇五福桥村2、8、9、11社也建起了高标准油用牡丹示范基地。

  由此可见,基础设施是发展的“第一要务”。

  翻开综改区的上位规划,如一幅巨型蓝图:在潼川镇-观桥镇-安居镇-建中乡片区,打造以中涪路为基础的南北向,以观射路为基础的东西向城镇发展次轴;规划“菊河乡-郪江镇-建中乡-紫河镇”为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轴,构建综改区最重要的四条发展廊道,辐射三大农业经济片区,全面推动综改区发展。

  这一年时间里,综改区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共计1.5亿元,通过财政资金的投入放大,直接吸引社会资本近4亿元,并重点用于农田水利、产业发展和村镇基础建设。

  时间紧,任务重。综改区出台《综改区建设项目推进办法》,实施以奖代补,发动群众集资达1200余万元,完成161公里村社道路建设,鼓励农户自建入户道路25.6公里。同时,加紧推进小农水重点县、移民后扶、千亿斤粮食、高标准农田等项目施工进程。

  幸福画卷次第展开

  宋观庙村村民罗安全一家都住在土坯房里,绵阳装修网小编采访村民罗安全他表示一听说要改造土坯房,建设新村聚居点,别提有多高兴了。

  据了解,综改区包括景福镇、双乐乡、广利乡、紫河镇、建中乡、协和乡、宝泉乡7个镇乡36个村,仅核心区就有土坯房4377户,占农房总数的28.8%,目前,仍有近三分之一的群众居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里。“如今,村里路修好了,有了甜橙产业园,以后来我们村的采购商、经销商、观光客会越来越多,还能发展农家乐、民居观光等乡村旅游。”罗安全告诉记者,土坯房改造不是一味地推倒重建,而是按照“新建一批,改造提升一批,保留传统民居一批”的思路,实施“五改三建”发展庭院经济,以“小规模、组团式、生态化、微田园”的模式,整体提升和改善综改区农村人居环境。

  村前是成片的甜橙产业园,新村聚居点是一排排整齐的青砖绿瓦、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农家小院。于是,宋观庙村的新村聚居点有了个好听的名字——荷香果居。

  家门口有了通衢大路,村子里各种产业正在兴起,“业兴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”的幸福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综改区次第展开。

  “农业工厂”开在家门口

  双乐乡、景福镇等乡镇位于综改区核心区,以前村民收入来源多靠外出务工和种植传统农作物。

  如今,双乐乡王家堰村村民刘兴双将自家0.27亩堰塘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养台湾泥鳅,年底可以分红,农闲时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。

  2015年,经营水产多年的李晓川来到王家堰村,牵头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,一是试验养殖白乌鱼,二是探索水稻泥鳅共生,不施农药化肥。如果成功,每公顷水面每年纯收入将超过15万元。

  如今李晓川的合作社已经有110户养殖户加入。尝到了水产养殖的甜头,村民们的致富热情一一被点燃。可是要发展产业,启动资金从何而来?在市供销社帮扶下,村里成立了资金互助协会:村民交100元-1000元入会费,就能借出1500元-15000元的资金,前三个月还能享受利息减免。

  王家堰村村主任罗孝明告诉绵阳装修网记者,目前,村里还有20户特困户,“他们以家中堰塘直接入股合作社的方式,不仅可以享受年底合作社一次分红,还可以享受二次分红。”原来,合作社采取“六二一一”的分红模式,60%利润所得属于农民,20%归合作社所有,10%作为资金互助协会流动资金,10%作为备用金。

  “在家里也可以打工了。”因病致贫的村民王延谷因为身体原因,一直不能外出务工,村里水产合作社的成立,不仅让他顾家、打工“两不误”,还找到了致富的“门路”。“这一年家乡变化太大了,日子也越过越有滋味了。”

上述内容为转载或编者观点,不代表装一网意见,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相关推荐
如何挑选装修公司,大数据来帮你!

免费设计在线报价

结合当地市场,大数据实时分析计算

手机版

小程序

公众号